《摔跤吧!爸爸》——一个伟大的父亲与两位坚毅的女儿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八字算命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2:01

看完了《摔跤吧!爸爸》,对印度电影有了一个认知,那就是“长”!不过电影“长”也有它“长”的道理,它更能够在一些细节上或情节上给你更细致的描绘,让你更加身临其境,更好地融入到这部电影中去。回归到我看电影的本心,不管电影本身的叙述手法如何,我认为值得一看的电影,就是那些能给你带来共鸣,让你有所感悟的影片,我想这就是值得了。这应该也是很,多导演的初心之所在吧。


这里写图片描述


文学界的余华老师在赛尔维亚《政治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的,“一部伟大的电影后面存在着千万部电影。这是因为不同的观众会带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与这部电影接触碰撞,发出共鸣之声。引发共鸣的,有时是一两句台词,有时是一两场戏,有时是整个故事。观众会感觉到别人的人生也加入到自己的人生里,所以一部伟大的电影会让观众在各自的记忆个情感里诞生出另外一部电影。”


那么,《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带给我怎样的共鸣和碰撞呢?

影片从主角“马哈维亚(阿米尔·汗Aamir Khan饰)”在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前观看印度摔跤运动员参加国际摔跤锦标赛一度落败而发出的感慨开始,他的感慨引起了身边一个摔跤手的挑衅,如我们所预料,他们就地进行了一场摔跤比赛,结果没有悬念,曾经为全国摔跤总冠军的马哈维亚取得了胜利。

这里写图片描述

正当大家都在好奇为什么他这样的好身手没有成为职业摔跤运动员而在这样一个乡下打工的时候,他讲述了自己的无奈。摔跤在这个国家得不到支持全力的支持,“摔跤不能当饭吃”这句话道出了印度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为了生计只好放弃梦想,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来养家糊口。马哈维亚只好把他的梦想——成为世界摔跤比赛的冠军寄托在他的孩子身上。

命运弄人,马哈维亚的妻子接连给他生下了四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孩们一天天长大,马哈维亚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挺起了中年男子特有的大肚腩。


在印度这个女性地位低下的过度里,女人从事摔跤行业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但当马哈维亚发现了他的两个大女儿身上的摔跤手潜质的时候,毅然决然将他的梦想赋予在了她们身上,也期待将她们培养出与村子里的女孩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是在印度这个国家维护女权。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每天早上5:00起床开始,一个父亲成为了她们的私人摔跤教练,在训练中不带父亲的情感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甚至不顾一切后果为她们清楚所有阻碍她们成为职业摔跤手的障碍,即使是剪掉她们头发这样一件令旁人费解的事情。但是在背后,他也是一个父亲,为熟睡的两个女儿揉脚这样的细节也足以流露他的父爱。谁说他就没有想成为一个“好”的父亲呢?但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一个真正伟大的父亲应该做的吗?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愿,两位女儿在父亲的指点下,都成为了印度摔跤手的全国总冠军,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才是他的梦想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女儿踏上了国家运动员学院的学习之旅,为成为世界摔跤冠军而努力。

只是大城市诱惑太多,大女儿一度陷入了安逸区,也因此而一度在国际比赛上失利败北而归。小女儿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国家运动员学院进修学习,亲情终究是亲情,血终究浓于水,她们的父亲在得知了大女儿的状况后立刻启程前往学校给予她们指导,她自己也剪掉了长发,立志要夺得世界摔跤冠军。


这里写图片描述


每天5:00开始的训练,合理的饮食搭配,终于让她的摔跤状态和感觉有了一个回归甚至是突破,胜利在即,就等着出征世界级的摔跤大赛。中间虽然有榆木般的教练给的一些阻碍,但终究不是她通向成功道路上所真正在乎的。其实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和障碍,是我们自己的心。

如我们许多人所愿,英雄终究会胜利,只是这条道路上有太多艰辛。当大女儿在接收采访的时候,也正式展现了她们身后一直支持着她们的真正的英雄——她们的父亲,马哈维亚。


这里写图片描述


每一部电影总会与每一个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碰撞与共鸣,《摔跤吧!爸爸》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们成为世界冠军路上的艰辛与不易,敢吃苦是我们许多人需要学会的一种品质。虽然这一共鸣很平庸,角度也许很大众,但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能带我们思考的电影,都是值得一看的。


欢迎阅读原文,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听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讲一些自己的感悟。

这里写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