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软文黑稿”,给你看纯正独立的分享文章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转运物品 淘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3:51



基于对社区的热爱和针对“软文黑稿多,讨论气氛差,用户骂战狠”等行业“痛点”,他决定亲手打造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社区。本文作者fisher,完整阐述他对行业的分析、社区的见解和解决的办法。


众所周知,很多论坛社区水军泛滥,使得信息真伪难辨。同时,网络暴力层出不穷,很多人原本只是抱怨了某个产品的缺点,很多人便恶意攻击其脑残,使得很多人不敢发言,更不敢说真话。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发烧友在智能帮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个非锤粉眼中的锤子手机:真的不值》。作者从一个普通用户而非锤子粉丝的身份分析了锤子手机的优缺点,并对比了2480元上下的几款热点机型,觉得这个价位买锤子T1不值。这篇文章被一个热门资讯App收录了,一天有几万的点击量。作者文中说锤子T1的九宫格界面比小米Note桌面漂亮,有些网友就开骂了:



为什么一个普通用户的感受分享帖,既非“软文”又不是所谓的“黑稿”,为什么引起读者间的“慷慨激昂”,甚至恶语相向。这背后有“行业恶习”和“历史原因”。

第二大法宝是严格注册和近实名制。大家看智能帮的文章时会发现大部分作者用的是实名。很多论坛里面用的是昵称,有很多是一串莫名其妙的英文字符,一看就让人缺乏信任。而近实名制,会让自己写文章和评论时更加严肃,更让看文章的人增加信任感。


另外,在智能帮注册一定要填手机号码,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这样使得水军在很多社区靠一堆邮箱注册一堆马甲号灌水(或用机器来刷评分的做法)在智能帮就行不通了。


第三大法宝是内容的众推制。例如智能帮中的智能手机排行榜、智能电视排行榜、智能扫地机器人排行榜都是根据众多发烧友的点评数据、文章数据计算出来,不像某些媒体是根据一两个小编来推选,也不像一些评测机构是靠几个人来进行判断。众多发烧友、爱好者长期使用后说某个产品好,才是真的好。


包括智能帮上的文章,哪些能够获得较好的曝光,全是根据发烧友的点赞和评论数进行判断。写得有点像软文的文章,大家都不想理他,没人点赞和评论。这种文章的作者也会知趣就不发此类文章了。



第四大法宝是打造一个良好的社区氛围。我们先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当我们去听古典音乐会时,总会下意识的穿正装,在听音乐会时也会控制噪音,连鼓掌都怕鼓错。而我们去听流行歌坛歌星的演唱会时,大多穿的很随意,在演唱会可以随意吹口哨,跟随节拍一起唱。


为啥有这么大的区别?个人以为:这是因为整体的氛围影响,既有的氛围和印象会影响后来者的行为。当这个社区都在就事论事时,大家就不会那么容易撕逼和人身攻击。使得这些发烧友和爱好者也不用担心说了某个产品的缺点被很多人喷。


基于这四个因素,这篇原文在智能帮有多人进行讨论,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但都是就事论事,不会进行人身攻击,也不会被认为是某方派来的水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高质量用户的存在和良好的氛围会吸引更多高质量用户加入,例如智能帮就吸引了很多专业人士和发烧友,例如很多做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的产品总监、设计总监;还有电子行业工作16年的高级电子工程师(他可以在手机上增加打火机功能、验钞器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还有某著名厂家手机销售和售后维修店的店长,对主流手机的内部配置和产品质量一清二楚……


这些发烧友中,有用价值几万的彩色测试仪来测试屏幕的,有专门买了辐射测试仪来测试某孕妇路由器辐射量的,有利用互联网终端工作之便一年玩遍所有主流机型的。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和一起探讨,发挥大家的智慧,使得很多优质产品浮现出来,智能帮再通过量化的手段建立产品推荐榜,在排行榜列出这些产品的优缺点和适用人群,使得小白用户挑选物品简单方便。




首先、一些厂家联合公关公司给一些媒体评测费,免费送一些媒体机,这些媒体网站的小编就会写一篇图文优美的软文,放大优点,弱化缺点。但广大群众看多了自然知道这是软文,使得小编这个词在很多网民心中就是收钱写软文的,慢慢的,广大群众下意识就不大信任各种小编写的评测文章了。


其次,各大厂家会发展自己的一批粉丝,免费送一些最新的手机,或给一些稿费(一般一千元一篇)。这些粉丝不管是基于对产品的喜爱,还是基于感情色彩,最后都是拿人家的嘴软,写的评测文章要么是一片赞美,要么是掩盖其缺点。这些文章也会让很多群众充满敌意。


第三,有些厂家会组织水军在很多社区、评测网站论坛发一些软文,也就是网民们所称的五毛党,当出现了对己方不利的文章,就会大肆攻击,或转移话题,以混淆视听,可能最出格的是个别厂家会组织水军来抹黑竞争对手的产品,夸大其产品缺点,众多水军在网络上形成一边倒的声浪,使得不明群众不敢买入。


所以,很多电子数码评测网站的独立性不高,读者“疑心很重”,况且普通用户不具备分辨真实分享和厂家软文的能力和信息透明度。遇到与自己认知和看法相左的文章,发泄式一棒子打死,这篇文章在新闻聚合App中引起这么多争论就可以理解了。


这让热心分享的人心有阴影,有一个经常写文章的用户,受邀加入了智能帮,新发表了一篇高质量文章后,他在文章末尾加了一句:“非喜勿喷”。我给他回复:在智能帮不用担心这个喷的问题。


为什么智能帮不担心水军乱喷的问题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屏蔽网络暴力和水军呢?


第一大法宝是邀请制。智能帮从上线到现在一直坚持邀请制,没有邀请码的用户不能注册。在邀请制方面,大家知道得比较多的是知乎早期采用的是邀请制,使得其社区氛围较好。在知乎之前,还有一个一年只开放两天注册的chiphell网站,也是以文章质量高而知名。其实facebook早期也是通过邮箱来限制注册(只面向哈佛学生开放),以保证早期用户的质量。


这种邀请和限制注册可以极大地隔离水军,避免水军注册一堆马甲号搞乱社区氛围。同时,初期较少的用户,有利于相互熟悉,建立信任感。即使这里面有少数几个是某些厂家的水军,也会比较珍惜自己的这个帐号,不敢大放阙词,很难混淆视听。等到氛围形成及技术手段成熟后,水军进来也有从容应对的手段。

由于有一个好的氛围,大家都乐于在智能帮社区中分享文章,智能帮上线才几个月,已经积累了一千多篇高质量文章,这些文章多进行产品对比,敢于曝光一些产品的缺点,使得用户粘性也特别高。


万事万物有利必有弊,为了保障公正和客观采取的邀请制也有一些缺点:例如一部分目标用户想参与讨论,发现没有邀请码无法注册。使得注册用户数增长比较慢,互动内容相对少一些。例如我们社区一些发烧友的文章,同步到热门的媒体网站,一天就有10多万的阅读量,有300多个评论,有700多个收藏。但是在智能帮,只有十多人参与评论。


我们认为:在社区的发展的早期,用户质量比用户数量更为重要;在社区完善基础功能的阶段,对外推广的速度慢比快好。宁愿减少一些人气,也要隔离人身攻击和谩骂,凝聚高质量的用户,增多一些鼓励和就事论事的探讨。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