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同学在上海尘埃落定

来源:互联网 发布:厦门公章网络申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6:42

 又一个同学在上海尘埃落定

昨天在电话里,一个同学在上海尘埃落定,研究生毕业后考上了上海的公务员,在上海浦东区某局,她来自我们县里的一个小村落。高中同学。

今天在QQ群里,一个同学也在上海尘埃落定,签到了上海市审计局,他也来自农村。大学同学。

上学时,这两个同学都是我很看好的,条件差,但是从不因为此而失意、放弃,而是总是一副志气昂扬的样子。正如我上文的标题:胸怀和人生路一样宽,度量和事业一样大。

起点真的不能决定什么,也许背负着东西起飞正是你比别人多的一些锻炼。别人的成功我不了解,但是他们这两个人完全是靠自己,家里任何背景都没有,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如果说比别的农村人多些什么,那就是连普通的农村家庭条件都不如,几乎是心中压抑着很多的痛苦,在奋斗,从中国行政结构的最底层:村,一直奋斗到中国最发达城市的公务员,这个飞跃太大了,也很快,就在他们的青春还没有过完的时候。

人究竟能走多远?人究竟能差多少?这些我现在都不能设限,因为他们的事实让我觉得这些都没有极限。当军玲从我们县高中考上了吉林大学,这所全国前十的重点大学,我觉得就已经超出了她的极限,但是她没有停步,本科毕业,被保送上了上海大学研究生,这也是无法想象的,在读研的时候,她依然,没有停步,今年毕业,就顺利考入上海市浦东区公务员。栾玉杰,上大学时用的学校救济,毕业后,考上了西安交大研究生,因为眼光独到,选择了一个经济和计算机的交叉学科读研,毕业后各大银行高薪聘请,甚至有年薪十五万的银行,却没有留住他的脚步,仍然继续努力,今天看到他的最近成果,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没有极限,也根本无法想象。

记得,她考上大学时,她的父母卖了所有的粮食给她交了学费;大学期间寒假回来时,火车上只吃咸菜和干面包,她告诉我平时她为了生计还会送牛奶……这两个同学的的共同点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不会把苦难看的太重,也不会因为一点成功就兴奋若狂。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从没听他们说过因为贫困他们的生活多么痛苦,当他们说到今天的成绩时,也异乎寻常的平静。这就是大智,能够盛的下大喜大悲,而还能以平常心处之。

我们曾是好朋友,我曾一度在她的带领下进步很快,几乎跟她成绩并列,但是我不是出于自身,所以一跟她分开,就改变了思维和生活方式,也就背离了这种人生。其实,人跟人最大的差别是思维。回顾一下,她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只是跟普通人一样,只是肯付出,并且能够坚持不断的付出,还善于利用周围一切有用的资源,没有书,就找语文老师借书,一个假期她能够看很多书,学历史,她跟历史老师关系特别好,还带着几个同学在课下找李老师谈话,可能是投机吧,她们都在不懈努力,最近那个年近中年的县高中的一个小个头女老师,就是那个历史老师,考取了苏州大学的研究生。很高兴这些人都在不断努力。

祝他们都好,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