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谈判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延迟执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5:59
                  涉外谈判

   和老外互相忽悠了两个星期,我注意到两个细节:

   一个澳大利亚的老外,在谈到网络设计时,面对一幅没有一个英文字母、没有颜色标记的黑白中国简图,毫不犹豫的指出了中国、上海、西藏、新疆的准确位置并指出在各地铺设网络需要注意的不同问题,他同时还是讨论从大型主机到NT平台的各种软硬件设备配置时的主要参与者;

   一个法国人,在谈到交易结算时,面对中方提供的用以表示结算数据的满屏幕数字,迅速的找出需要的数值并在白版上进行演算,象2397.00*87%这样的计算,不用借助电脑和草稿纸,略一沉吟就给出结果并继续计算,在听取中国的结算方式后,立即说出中国和欧洲的结算分别依据了国际规则的第几章第几款的规定,翻到这本数百页手册的相关章节,果然看到了相关描述。

   我感觉,这两个外国专业技术人员,敬业、乐业、专业。

   我还感觉到,外国谈判小组的风格是:分工明确,独立工作,责任明确;

  相对来说,中国谈判小组的风格是:立意高远,责任交叉,措辞灵活。

   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区别。

   中国就是凭借这种文化,将来到这块土地上定居的所有族群都同化成了中国人。

   外国人也凭借他们的分工、钻研和责任,自信满满的来到中国,意图攻占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企业更多的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中西文化之间,想必会有交锋、有融合,更多的好戏还要开场。

   中方的胜算在哪里呢?

   中方应该已经聚集了众多优秀的人才,也许可以考虑提供一个更好的氛围,让他们更加敬业、乐业和专业?

   中方在“战略 - 规划 - 产品 - 实施”这个链条上,是否在仔细深入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考虑加强呢?

   有道是“宏图大略同筹划,锱铢小事定乾坤”,我们和竞争对手的战略目标都是中国市场,是相同的,最终的胜败,也许只在于细节上能否做出正确的决定。

   既是细节,就必然很多,既然很多,就无法仅仅依靠少数的一个或几个人,感觉上,敬业、乐业、专业、分工明确、独立思考和工作的员工队伍,应该有助于解决这个关键的、却是棘手的细节问题,只是建立这样的一支员工队伍,也同样艰难。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花钱,同时,也许还要解决文化的问题。

   祝中国好运! 

2006.12.11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