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书业观察十七】孔乙己书斋张唯乐:不解旧书缘

来源:互联网 发布:德州软件开发新闻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6:50
 张唯乐,长春书友,孔网昵称“梅雪飘香”。1999年底,偶然的机会与旧书结缘,从毫无头绪到以古旧书为职业,张唯乐在古旧书市场中摸索前行,目前在孔网开有书店“孔乙己书斋(点击进入书店)”。
  为何卖旧书?
  生于1970年代的人,在新与旧的交锋中不断成长,有过彷徨有过迷茫,到如今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
  孔网旧书友张唯乐就是典型的一名70后,他与旧书的结缘是极其偶然的。
  1997年张唯乐的父亲突然病逝,让他不得不放弃在北京一份还算稳定安逸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长春,照顾年近古稀的母亲。回家之后的两年中,他的生意并不顺利,前几年的积蓄所剩无几。1999年年底的一天,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张唯乐“几番纠结,从家里带了400元,骑着自行车跑到了长春太阳城图书批发市场,转眼间400元换成了几十本崭新的书,上价五折,到学校旁边摆起了地摊。”
  不过,这些崭新的书籍也没能带来多少利润。张唯乐回忆,三天一共卖了不到60元,纯利润25元。第三天,一名买书的学生对他说,他这里卖5元一本的《唐诗三百首》,人家书市只卖2元一本。张唯乐很是不解,2元钱都不够他进货的价格。带着疑惑,与这位学生聊了很久,“20多岁的我才第一次知道长春还有个古旧书市。”
  问清了地点,在一个周六张唯乐起了个大早,带着自己的新书,直奔四分局旧书市。不过他还是来晚了,别人半夜三点就已经去占位置,他也只好找了个不好的位置。一天过去了,他带的新书乏人问津,但是他却发现旁边卖旧书的生意异常火爆。
  他回忆说,“和旧书贩聊天中得知,旧书贩周六周日两天正常能卖300-500元,有好书的甚至能卖上千,那是99年哟,正常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400-500元。我一天只卖了25元,为什么人们放着我摊上崭新的书不买,却一头扎进又脏又破的旧书摊,花了大把的钱却乐的眉开眼笑?”
  此时,对古旧书市场毫无头绪的张唯乐只知道旧书可以卖钱。回到家以后,他翻出父亲以前的藏书,“装了两麻袋,第二天全拉到旧书市,往地下一倒,人们马上围上来,一套毛泽东选集就卖了30元,一天下来卖了200多元。”

张唯乐的藏书 图/受访者提供

  成为旧书贩 为淘旧书四处奔走
  虽然知道了旧书比新书更受欢迎,不过父亲的藏书毕竟有限,而且机械设计出身的父亲其藏书也多以技术类书籍为主。随后的两周,张唯乐的旧书摊又冷清了。
  他这时要弄清的就是旧书的进货渠道。可这是关系到每位旧书贩“饭碗”的问题,很少有人会开诚布公地悉数告知。并且,每一个行业想要真正的了解、进入,也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与摸索。
  张唯乐细心观察、不断琢磨,渐渐的知道了一些旧书的进货渠道,像个人出售、图书馆淘汰、废纸堆中挑选等等。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淘书之路。
  “记得一次晚上去上书,回来买的书太多,把我的摩托车压坏了,太晚了找不到地方修车。实在推不动了,无奈只好打电话给我爱人,我爱人打车去接我,但出租车拉不了摩托车,在寒风中,我和我爱人换着推着我的摩托车,一路几十里我们俩走走歇歇,到家快到天亮了。”
  就这样,从2000年开始,张唯乐正式成为了一名旧书贩。想不到,上学时最大的爱好“看课外书”,如今成了他闯荡古旧书市场的优势。“从金庸梁羽生到琼瑶三毛再到三国红楼,几乎能抓到手边的书都看,这也对我以后对很多书的版本判断带来了很大方便。”
  网店和实体店的博弈
  2004年的一天,已经有了几年经验的张唯乐注意到,一位吉大的老师经常到书市抓货,且每次的数量都很大。经过和朋友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师就是吉林省第一位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店的梁老师,也第一次知道了孔夫子旧书网,就这样结缘孔网。他也成为了长春古旧书市第一个走上孔网卖书的旧书贩,在2004年创建了自己的网店“孔乙己书斋”。张唯乐说,“不会上网也不会打字的我,曾经为了我珍藏的几十本书,上传到网站,一共打了2000字左右花了一天一夜。”
  网上旧书店的受众面很大,“孔网的生意出乎意料的好,我又一次面临上货的问题了,每个周六周日我逐渐从看守着自己的书摊,变成扔掉自己的书摊,开始在书摊与书摊之间去淘书了。”
  “2006年,孩子的出世让我们这个家负担更重了。”这一年,张唯乐终于下决心把在书市开了将近6年的书摊关掉,并且把书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了一位朋友。“由于网上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也开了自己的实体店,实在忙不过来就劝我的爱人辞去了工作,和我一起照看网上和实体店的生意。”
  不过实体店的经营却是十分曲折。近年来由于租金上涨、实体店搬迁等种种原因,2011年张唯乐再次关闭了实体店,专心打理网上的生意。尽管如此,在实体店的经营过程中,张唯乐最难忘的是结识了许多各地的书友。“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连环画收藏名家、著名的‘连环画国王’马建国先生,马先生对我说:年青人要出去闯闯,外面的世界才是真正的课堂。马先生给我的建议至今铭记在心,我也开始知道连环画是我不懂的另一个世界。我开始从长春走向沈阳盛京鲁园北京潘家园报国寺等地的古旧书市场和书店。”
  开了近十年的网上旧书店,张唯乐有自己的经验和原则。他认为旧书网店最应该注意的有四点:1,上书时对图书品相描述一定要如实详细尤其是缺陷,同时配以清晰品相缺陷照片。2,对客户的咨询,一定要及时回复,知无不答。3,网店售书图书包装一定要牢固,不要怕麻烦,才能保证顾客收到书时书不会被野蛮装卸损坏。4,售后如果是我店的问题一定不会回避,积极解决。总之一句话只有把客户作为上帝的店家才会有长久的生意。

张唯乐的藏书 图/受访者提供


  有特色才能生存
  在古旧书市场中摸爬滚打十几年,除了对旧书和书友认真负责,张唯乐表示特色才是旧书店生存的根本。
  2004年至2010年间,古旧书市场快速发展,在孔网开旧书店的人也多了起来。这一时期内,孔网上仅仅吉林省的旧书店数量就从2004年时的十几家增加到100余家。“就算是没在孔网开店,很多人在买书时也会到孔网查看价格,我就遇到过多次。”张唯乐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如何在货源短缺的环境中继续生存,成了他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想只有做出自己书店的特色,才能生存下去,于是我决定改变经营策略——剑走偏锋。在大家都关注历史哲学类图书时,我开始大量抓无人问津的文革红色经典小说,销量非常好,过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开始注意到文革红色经典小说了,我就开始大量抓象棋围棋武术等生活类图书。过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又开始注意到象棋围棋武术类图书了,我就开始大量上早期儿童经典书,等到大家又开始注意了,我就转向理工科技类和老课本收藏名人签名本等。其实哪类图书都有大量精品,就看你下不下决心去研究。我觉得要想在网店林立的今天还能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扬长避短,走在别人前面一步。”
  如今,张唯乐的收藏也有3000余册,主要以连环画,拓本,民国平装和写刻本为主。旧书收藏对他来说,第一是品相,品相不好的书没有收藏价值,第二是版本和稀缺程度,只有版本好稀缺的书才是好书。藏书者如果资金雄厚,他推荐投资碑拓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资金不充足,可以关注民国石印本。张唯乐认为,现在民国石印本的价格还是非常适合出手的。如果是新入行的收藏者不妨关注以下几类;连环画,文革以前老笔记本,老课本。“对于收藏来说我个人认为永远不要跟风,自己去发现去寻找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收藏,只要你用心钻研,你的收藏就肯定有很好的升值空间。”
  从对古旧书毫无了解到现在以其为职业,十几年的古旧书之路有苦有甜,张唯乐感慨颇多,“从10年前偶然邂逅旧书,10年的与旧书不解之缘,10年的网店生涯,有快乐也有辛酸。最让我内疚的是我的爱人和我都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再也不再敢像几年前一样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坐在电脑前去向网店上书了,现在只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也希望孔夫子旧书网所有店主注意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文章来自孔夫子旧书网,点击网址查看更多文章http://www.kongfz.com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