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的构造函数为什么没有返回值

来源:互联网 发布:eclipse 的java界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9:45

 class C
{
public:
   C():x_(0) {}
   C(int i):x_(i) {}
private:
   int  x_;
};
如果C的构造函数可以有返回值,比如int:
   int C():x_(0) { return 1; //1表示构造成功,0表示失败}
那么下列代码会发生什么事呢?
C c=C(); //此时c.x_==1!
很明显,C()调用了C的无参数构造函数。该构造函数返回int值1。恰好C有一个但参数构造函数C(int i)。于是,混乱来了。按照C++的规定,C c=C();是用默认构造函数创建一个临时对象,并用这个临时对象初始化c。此时,c.x_的值应该是0。但是,如果C::C()有返回值,并且返回了1(为了表示成功),则C++会用1去初始化c,即调用但参数构造函数C::C(int i)。得到的c.x_便会是1。于是,语义产生了歧义。使得C++原本已经非常复杂的语法,进一步混乱不堪。
构造函数的调用之所以不设返回值,是因为构造函数的特殊性决定的。从基本语义角度来讲,构造函数返回的应当是所构造的对象。否则,我们将无法使用临时对象:
void f(int a) {...}      //(1)
void f(const C& a) {...} //(2)
f(C());  //(3),究竟调用谁?
对于(3),我们希望调用的是(2),但如果C::C()有int类型的返回值,那么究竟是调(1)好呢,还是调用(2)好呢。于是,我们的重载体系,乃至整个的语法体系都会崩溃。
这里的核心是表达式的类型。目前,表达式C()的类型是类C。但如果C::C()有返回类型R,那么表达式C()的类型应当是R,而不是C,于是便会引发上述的类型问题。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