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大战吴军-策略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光束灯编程教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5:30

策略模式

故事背景:

刘备要到江东娶老婆了,走之前诸葛亮给赵云(伴郎)三个锦囊妙计,说是按天机拆开能解决棘手问题,嘿,还别说,真解决了大问题,搞到最后是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那咱们先看看这个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先说说这个场景中的要素:三个妙计,一个锦囊,一个赵云,妙计是亮哥给的,妙计放在锦囊里,俗称就是锦囊妙计嘛,那赵云就是一个干活的人,从锦囊取出妙计,执行,然后获胜。


设计原则是把一个类中经常改变或者将来可能改变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接口(c++z中可以用虚类),然后在类中包含这个对象的实例,这样类的实例在运行时就可以随意调用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的行为。下面是一个例子。 


      策略模式属于对象行为型模式,主要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 到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通常,策略模式适用于当一个应用程序需要实现一种特定的服务或者功能,而且该程序有多种实现方式时使用。

 

策略模式中有三个对象:
(1)       环境对象:该类中实现了对抽象策略中定义的接口或者抽象类的引用。
(2)       抽象策略对象:它可由接口或抽象类来实现。
(3)       具体策略对象:它封装了实现同不功能的不同算法。
利用策略模式构建应用程序,可以根据用户配置等内容,选择不同有算法来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具体的选择有环境对象来完成。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使用条件语句而带来的代码混乱,提高应用程序的灵活性与条理性。


我们来看类图不是我画的


跟着就是实现代码

//IStrategy.javapublic interface IStrategy {void design();}//跟着是三个决策实现这个IStrategy//BackDoor.javapublic class BackDoor implements IStrategy {@Overridepublic void design() {System.out.println("竟然开后门,这是要团灭的节奏啊!!");}}//GivenGreanLight.javapublic class GivenGreanLight implements IStrategy {@Overridepublic void design() {System.out.println("开绿灯是尼玛哪门子决策,军师,别坑我啊!!!");}}//BlockEnemy.javapublic class BlockEnemy implements IStrategy {@Overridepublic void design() {System.out.println("果断狙击追兵!");}}//跟着是策略选择对象//Context.javapublic class Context {private IStrategy strategy;public Context(IStrategy strategy) {this.strategy = strategy;}public void operator() {strategy.design();}}//最后是测试类//User.javapublic class Us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text context;System.out.println("吴兵初犯");context = new Context(new  BackDoor());context.operator();System.out.println("求军师再来决策~在线等,急!");System.out.println("吴兵增兵");context = new Context(new GivenGreanLight());context.operator();System.out.println("军师,我们还要一起好好的玩耍,来别的决策~~~在线等,急");System.out.println("吴军来啊,大大的");context = new Context(new BlockEnemy());context.operator();System.out.println("蜀军大胜有木有!");}}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