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开,请诸位保重自己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淘宝退款后钱在哪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9:32

以上文章转自豆瓣,有所感触,故转载于此,大家共享

http://www.douban.com/note/185011595/

昨天,又听闻了一位同龄人的离开,让我觉得该写些什么。抱歉这是个沉重的标题,自古以来都是吧。


前段时间想看开放课程<死亡>,听听哲学家们的看法,可是只看了个开头就搁下了,于是自己妄言一番。

这一次离开的是中山大学07级的林海韬,去年在阿里云实习的一个同事,今年去了百度,死因是心脏衰竭。他外向活泼,言辞不羁,颇有行动力,行事出人意表。我早知他是一个优秀的ACMer与一个ACG宅。今天,我才知道他有个id叫xt3000,很早开始做OI,一直在做TopCoder,想创业,他在live space的某篇文章有这么一句话:“今天胜利, 然后微笑”。
 

校内的悼念文又一次袭来,xt3000的一个朋友这样写道:
“只是突然之间,即将迎来最青春,最灿烂的年华的时候,突然的香消玉殒,转瞬而逝,总是让人无法接受。
出国之后,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只会学习什么都不会,为什么和美国的孩子差距那么多?梦想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为什么长不胖等等,我突然发现,我所接受的教育很多时候都不是把我培养成人,因为它从来没有教会我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例如健康,例如谦和,例如独立,例如自我,它只不过把大众所定义的成功强加于我的精神之中,然后我能力有限,便不断的透支自己,来接近那些条条框框。有些时候,梦想确实很美,但是它总是那么遥不可及,我是不是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慢慢得接近,用漫长的一辈子去追寻,而不是限定于短暂的时分秒,加速加速再加速,然后身心疲惫,直到没有然后。
听见这样的惨剧,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已是亡羊补牢,无济于事了?我也无法知道。
既然事实是如此残酷,那么只能祝愿xt在世界的另一端,一切安好。 ”
微薄上的人也便开始哀悼,然后议论,一直说到百度的辛苦,IT界的累。

于是我想到今年4月,软件学院06级的学弟,杜思翰同学,id是icpc035。我与杜同学只见过数面,但知他内敛谦逊,单纯热情,理想主义,当年以专切难题而著名,有人说他有着坚不可摧的信念;他当时正在申请出国,已拿到数个offer;同样是一个优秀的ACMer,同样的23岁,他走的时候,大家都说,天妒英才。

另一位去了Dartmouth念Phd的学弟这样评价杜与他自己,让我印象颇深。
“一个是积极专注于自己所爱领域的小天才,一个是惶惶不可终日、凡事只求尚可的表面上的好学生。”
“一直很佩服像杜这样,可以忍受孤独,为自己的兴趣孤注一掷,又有天赋的人。我坚信,如果他能来美国深造,一定能在学术上超越我,如同思想境界,十倍不止。
就写到这里吧,天妒英才的事情时有发生,只是这次发生在身边,不禁扼腕。愿杜的家人能节哀,杜这样纯净的大男孩,一定能在天国继续为他所爱的事业奋斗不息!”

今年9月回校的时候,与李睿老师聊及此事,他说杜以前有乙肝,后来经常通宵做题,考GT时也刻苦拼命,以致转为肝癌。我不禁唏嘘,他们两位对生活满怀憧憬,且有壮志豪言,命运却没有眷顾他们,乔帮主在56岁的一生中展现了才华,他们却没有任何机会了;也可见生命需要小心把握,照顾周全。

又想到一位高中同学,刘洋。他与我交集不大,我只知他桀傲不驯,算是三中足球上场的风云人物。后来看同学的哀悼文,了解到他另一面的故事,才知他还是一个会在女生怀里哭泣的大男孩;他离去的时候,大约也是23岁的样子。09年的某天,震惊过后,我略带悲伤地想:今后做同学录的时候,我该如何给一个名字套上一个框呢?就像小时候看电视,偶尔看到演员的名字套了一个框,那时我不懂。

现在想想,有的人或许不熟,或许不常联系,但是你知道,想找的时候可以找到他。死亡断绝了这种可能,并令人想起终有一天自己将失去意识而进入与世界毫无关联的状态。对于一个不相信来世的人,这种孤独感带来的恐惧是深刻的。
可惜理智不完全是为了舒适而存在的。

现在的大多数时候,我看书看论文,关注谁又发了篇top会议,关注申请信息,GT;听Andrew Ng的机器学习课,刷满作业和编程题;看科技新闻,关注又有什么新奇的产品,哪款产品又有了什么新的feature;上校内微薄豆瓣,看朋友们的消息,从前有Google Reader,现在没有了;翻墙上mitbbs,看一群海归海待在那儿求定位并且八卦未来,然后和他们一起纠结;偶尔心血来潮,打开poj或者TopCoder看一看;偶尔怀旧,看陈小春的鹿鼎记和古天乐的神雕侠侣;依旧思考大多数问题,也开始学会有的事情不去想;看哲学社会学,想弄懂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看卢梭,罗素,维特根斯坦,也看奥古斯丁,了解从前的人怎么想,猜测今后的人又会怎么样。

生活大抵如此,能让你跳出思考的时间不多,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频率生活着,有人安于今天的快乐,有人缅怀昨天的幸福,有人为所见的不平而奔走,有人笑他们的迂。

谈及理想,其实就是那么一点点想法,大多数时候隐藏的层次比较深,以致于你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冒出来的--它们甚至未必是合理的想法。

乔帮主说,“那些疯狂到自以为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这很适合他自己,至少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平行宇宙中,他真的疯狂到改变了世界。而王小波有一段话十分平和:“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我们所承受的,似乎比我们想象的更多,而且往往让人意识不到危险。譬如说,若没有远大公司在网上公开宣传,我们又怎知道,北京这湛蓝的天,浑厚的云,伴随着可以滤出黑墨汁的空气。在我身边的,年轻的人为了房和户口拼命奋斗,可是,年轻,似乎已经不足以作为拼命的资本了。可是,不管现状如何,我们这一代人,注定需要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

之于Dennis Ritchie,这个用C语言改变世界的人,我想,他或许会在那个世界写上这样一段: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new world!\n");
        return 0;
}

不是有句话么,“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识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因此,我们得以谈论沉重而紧要的话题,继续看风景,继续奋斗,继续生活。

生命,你很难找到比它更深沉而有趣的事物了,不是么?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