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 学会交往——访我校85级机电系毕业生辛平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的上面怎么透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4:18
 
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是一件让毕业生很头疼的问题。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知识,毕业后却一点也派不上用场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能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即使不是所学的专业那也是挺让人欣慰的。但是这也要求你有更多的能力去接任这份工作。
7月18日,我们“建大学子齐鲁行”一行5人来到济南市工商街33号对辛平老师进行了采访。辛老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丝毫没有领导趾高气扬的架子,使我们一直悬着的心落了地。于是在轻快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访谈。
辛平是我校**年机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现在在济南市经济委员会离退休干部局综合处担任处长老师的大学生活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了,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直担任着班长职务,同时他还曾担任了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曾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活动。他的小提琴拉的很好,经常参加学校里的一些文艺演出。他还喜欢打篮球,曾经在打篮球的时候摔坏了好几个眼睛。平时,辛平总是在为系里班里的各种事情忙碌着,每天他都要在工作上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他的学习却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为了带动全班同学把学习搞上去,他还多次邀请高年级的学长们给他们班的同学作报告,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辛平得到了同学们的敬佩,老师们表扬。
大学是一个学习、育人的场所。学生自己的活动很多,这本身就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展自己的平台。凡是有意义的活动要多参与,参与的本身就是在学习,在无形当中获得益处。大学里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其实是很有限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上完大学后就在思想、交往、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长进呢?原因在于,在校期间他善于利用外部资源,注意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要多想,多思考,多动脑。要多看书。学校里开的课程都是有原因的,别以为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没有用,其实当你有老多问题想不开时,你试着用这些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思维去解决时,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通的,理论就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对在校生,辛老师提了几点建议:
1、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他们所承受的来自于成长、就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非常大,他们的思想变化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大学生不一定比高中生会干活。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比较浮躁。进入社会这个大学校要重新开始学习,别以为自己不行,对自己要有自信,毕竟咱们也是上过四年大学的人,不懂得地方要多问,多向周围的人请教,眼高手低只会把事情弄得很糟糕。也不要认为自什么都行了,年轻人大都有一股闯劲,但是经验、水平与长辈们相比,毕竟还差得远,思想上比较容易偏激、固执,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做事容易冲动,这样很容易引起领导们的反感。大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事谦虚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2、        与人为善,和谐相处
要多了解人,多与人沟通,多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在社会上要有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处理,大学生要学会与人打交道。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计较得失,为同学做出的贡献,这种心态真正造福的不仅是身边人,也是自己的心灵。
3、        要有一技之长
领导让你干什么,你要不仅能干,还要干的让领导满意。比方说,领导要你写一篇总结,你需要先把这一年你们都干了什么事找出来,分清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哪些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哪些是有欠缺的。全面系统地分析这些事情的性质,找出问题的所在,总结经验教训,分清条理。语言表述清晰,重点突出,把总结写出来,找出下一步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总结才有它的意义,有它的价值所在。总之,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学到的东西还要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一门学问。
4、        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因而信息时代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一种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学习,一种建立在网络上的学习”。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很多,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光阔天地,使同学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新渠道。同学们要多利用网络来提高自身技能,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拓宽思路和视野。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养成网络学习观念和意识,利用网络完善自己,培养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并掌握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考研与就业,辛老师的看法是能考则考。他们那一年毕业的时候,全国一共有24万大学生。现在,每年有30万研究生,大学生有300多万。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现在不仅面临就业人员的高峰期,很多大型企业由于提高了技术引进了新型机器,又在减员分流,有大批的职工下岗。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却又紧缺。现在的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大都先看学历,再看工作经验。
人生短暂,现在的大学条件、环境专业设置都非常好。大家应该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多学知识,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工作,不要娇生惯养,多干点工作累不着,错过这个机会就很难再补会来了。
毕业生不要定位太高。基层不愿去,车间不愿去,机关、事业单位人家又不要。其实到基层去锻炼锻炼,体验一下百姓的疾苦没什么坏处,不仅能磨炼人、造就人,还能积累经验,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辛平注重实用性的学问和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的工作经验,他认为工作是另一种学习不要舍不得吃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但学习成绩要好,同时又在道德品质上要好,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要为班级为集体做一些工作,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有行动,对社会应该多一份责任心这是基本要求。
对于辛老师来说,他并不认为自己非常成功,他说“我只是自己做了一些我能做的事。我觉得现在大学生对事业的迷茫,主要是因为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包括自己要创业有许多的就业渠道。所以大学生感到有些迷茫是可以理解的,也许,这也是给在校生提出了挑战。怎么样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这个专业,愿意为这个专业做出贡献,这样就不会迷茫。应该在毕业之后争取在这个专业有一个很好,真正能够锻炼自己的职位,去发挥自己的才华。”
大学生要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专业,多掌握知识。其次要搞好身体,这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思想,一方面是体能。体能好就能为国家多作点贡献,健康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使你生活得更幸福。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辛老师展示给我们一个朴实的干部形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让我们看到了在世事洪流中一位冷静的共产党员旷达务实的处世态度。尽管没有一句话是党章上有的,但他的爱国热情、服务人民的决心,崇尚科学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又有哪一样不与“八荣八耻”的规范巧然楔合。同时,我们也更感到我们的不足之处——与许多前辈相比,我们在心灵上更脆弱,在思想上更功利,也没有对专业如此的热情和奉献意识。当然,正如辛老师所言,我们毕竟生活在更幸运的时代,有更多更广泛的兴趣,有诚恳的热情,有青春赋予我们的勇气和自信。我们有如此之多的可能和机遇,在道德上净化自己确实是一条最高尚的道路,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生命将可以更美丽。
“建大学子齐鲁行”实践团  
 回访录整理:常青霞 张义平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