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的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sublime2 安装python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9:09

        七十几天日子在复习软考和GCT的过程中很快就过去了,这几十天几乎是紧紧张张的度过的,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了,不过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偶尔的停电反倒使我无所事事。这两个考试现在虽然还不知道结局如何,但更重要的是经历这个过程,因为我们当初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这个结局,而是为了这个过程。复习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从两次考试来看,我们在大学时学习到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但也反应出自己还不够踏实,规划的不够好,执行的力度不够。诸如此类,许多问题还需要自己在将来的日子里一一纠正。

        大概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复习时间总共是70天,前一个月刚好把java的视频和软考的视频看完了,并且看完了书上两章多的内容,之后就马上开始复习GCT,GCT看视频加上做题以及考试占用了整整30天的时间,考完GCT回来后稍事休息了一天,接下来的十天时间就开始加紧复习软考了,由于之前看软考视频看书速度进行的比较快,这次再拿起来时居然把大部分都给忘了,为了纯粹应付考试,所以就没有再一一去看知识点,而是大量的做真题,在真题中学习知识点,加深印象,利用十天时间零零散散的做了五套真题,其中把比较复杂一些题目剔除了,重点抓一些比较容易拿分的,理解起来容易的。

        软考上午题全部是客观题,很多东西都是趋近于概念性的,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这两部分的内容占到了总分值75分中的24分,意味着将近占到了1/3,而这两部分内容是贯穿始终的学习内容,所以多浏览浏览书加上自己做项目的一些经验就能拿下大部分分数;剩下属于概念性的有知识产权、多媒体知识和专业英语,这部分内容加起来总共占了11分,基本上没有要去理解的东西,看看概念就可以了;最后有计算机系统、程序语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基础,这七部分内容属于比较费时间费力气的内容,也是这次软考中重点要学习的内容,这些东西对以后的编程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也是作为一个程序员必须要了解的东西,这是我这次复习中最不踏实的一部分,很多东西都没有涉猎到,只是简单的做了几道题目,所以这次软考考过是好事,考不过也是好事,考不过我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看这部分内容,把最基础的一些东西打牢,为以后做好一个好的铺垫。

        下午题总共是五道大题,全部是主观题,有软件工程中的数据流图、面向对象中的UML图和设计模式(Java语法)、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式以及算法设计,下午题我可以算得上是裸考,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所以没有细究,对着答案仅仅做了几道题,UML、设计模式、关系模式和数据流图之前咱们都学习过,尤其是UML和一部分设计模式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还用过,所以这些题基本都会做,至于能否拿高分就要看练过练少了,这四道题是我感触最深的四道,虽然这些都学过,但毕竟没有多少实践的机会,所以有些东西还是很模糊,通过做真题,看命题老师设计题目的思路,再去想自己以前学过的东西,那叫一个共鸣,那叫一个豁然开朗,剩下的就是算法题了,这道题我当初就放弃了,所以考试的时候也就不知道要答些什么东西,浪费了15分,关于算法题没什么好说的,只有大量的做题,看得多了也就会了,重要的是掌握思想。

        这次复习开始本想把每个知识点都照顾到,学完一章做一个总结,然后把他们串起来,织成一张大网,但这个美好愿景只能以后实现了。不管这次考试过不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总算是结束了,接下的日子一边看J2EE,一边构思教务系统,一边承担者另一个系统的维护任务,轻装上阵,迎接美好的明天!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