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互联网 发布:巨人网络吴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5:13

高手,大牛,专家,这是对一个技术人员最高的评价。

前经看过几篇文章,什么程序员的十重境界,程序的几个层次等等。

发现大家对高手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和我所理解的高手差别还是挺大的。

其实我只想对高手进行分析,找到某种共性,使自已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往高手这上面靠。

其实我想说天赋还是很重要的。

曾仕强教授在讲解易经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无可奈何就是命。爱恩斯坦说的比较隐晦: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这灵感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悟性,就是天赋。

举个简单的例子:乔丹为什么打蓝球这么牛X,假设他是一个160CM的小伙子,恐怕各方面素质再强,也成不了顶尖的高手,NBA很少有180CM以下的球员,对于打蓝球而言,首要的基本条件就是身高,如果是160CM的身材而硬要去打蓝球,这就是避短扬长了,不是说你一定会失败,只是说成功的机率会非常低,我认为人首先应该对自已进行深入的剖析,仔细分析自已才能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我读大学的时候非常疯狂的迷上了breaking,学了一年,进步可以说是比较快的,flare,windmill,2000...相比于身边的人我进步确实算很快的了,甚至拉下比我早学的人非常远。但是到后来我发现自已突破不了了。不是我不够用心,也不是我的方法不对。我当时对每个动作的原理是用物理进行分析的,甚至画正交分解图,以求用最少的力量完成每一个动作。那个时候我想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后面放弃了,因为我当时接触breaking的时候已经18岁了。腰,肩,腿的韧带基本定型了,就算我再怎么练都不可能达到成为高手的素质,这是基本条件,舞感,舞步,对舞蹈的理解这个都很重要,但这个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弥补上的,不是最验证的,但如果身体柔韧度这个基本条件不具备的话,后续肯定会因为这个原因而难以突破。

那么相比于天赋来说呢,这个我们可以认为是“后天天赋”,我非常相信有先天天赋的存在。

而做为一个软件方面的高手:勤奋与善于思考则是所有行业的高手必需具备,这个不用说了,我认为逻辑分析能力之于软件,就像高手之于蓝球,是决定瓶颈的关健。

我们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有素的训练来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但是总会有其不可突破的地方。

像我这种资质想成为高手是不太可能了,但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还是没问题的。

其实我发现身边能具备勤奋这个条件的人还是很多的,但善于思考的确真的很少。曾经有一位同事说我像做技术支持的一样,代码都不用分析就直接用一些方法能定位到问题所在。我也有带过不少新人,发现新人很多连描述问题都描述不清,你帮他仔细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要他按照你的思路去想,但只要你一不帮助他,他就又乱了,甚至我都强调了你能不能想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能不能多问下我方法,而不是直接做到那里帮你一起调代码?来回N次都没有任何长进,我觉得首先这类同志就缺少一种善于思考的能力,这块短板如果不补上,永远成不了一个合格的程序员。

其实要说的就一句:只要你具有善于思考和勤奋这两个条件,经过一些年的沉淀后,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也就是说身边朋友所说的高手,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