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人才的国际化与专业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印象笔记圈点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8:16
公关人才的国际化与专业化

王议平

 

 


   有关专家预测,入世后,我国公关咨询业、公关咨询人才都将前途无量。那么,入世会对中国咨询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公关咨询业与世界的差距又在何处呢?记者近日通过越洋电话采访了在纽约的美国“二十一战略”公关公司中国事务主管车巍先生。

  中国公关咨询业该做什么准备

  车先生指出,国内公关公司的发展不仅时间很短而且很不均衡。中国第一家中资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关公司成立于1985年。20世纪90年代后,一批地方性中资公关公司开始成长起来,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注册的公关公司已有上千家之多,但由于市场不成熟,相当一大批中资公关公司主营公关业务的很少,其生存主要靠兼营的非公关业务。根据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的有关调查显示:中资公关公司的规模基本上以中小型为主,小型公关公司员工数在10人以下,中型公关公司也仅在20人左右。

  但也不用置疑,中资公关公司在运作上也有一定的优势:熟悉本地市场和人脉,策划创意贴近中国现实;经营成本低,项目报价较之外资公关公司有竞争力;以单项项目为主,注重项目执行和活动实施而且在IT等高科技行业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外资客户和市场需求的行之有效的公关事务处理方法,效果不错,水准也不低。

  车巍认为,国内公关公司应该在国际化、专业化以及外语知识上下功夫,逐渐建立中国的品牌公关公司,才能求得发展,并与国际公关公司抗衡。

  人才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入世后,中外公关公司的竞争首先会出现在对专业人才的抢夺上。现在在华各大外资公关公司均以本地人才为主,公司内中方雇员的比例与前些年相比有明显增长,基本比例为四分之三更多。在华外资公关公司这些年来通过它们的高工资、高待遇,“挖掘”了一批本地公关人才。这些既熟悉国际业务操作惯例,又精通中国市场运作特点的人才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上难得的优秀人才。

  公关员专门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公关人员必须具备很好的学习能力,除了广泛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之外,还要力求成为某些领域的专家。

  从公关咨询行业人才状况来看,他们的来源大体有四种情况:由于新闻传播业与公关业的天然联系,由新闻界转入公关界的人士,目前在中资公关公司中占了较大的比例;由于中国广告业在中国公关业之前出现,广告界人才转入公关界或继续渗透公关业务的情况也较多;随着专业市场的细分, 一些熟悉市场运营的技术人才正在进入某些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公关业务领域;此外,做公关离不开政府关系的协调,一批熟悉政府事务和法律法规的人才也将在公关行业内占据重要位置。

  车巍最后指出,其实从根本上讲,公关咨询业务应能帮助企业解决由于时代变革而带来的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新挑战。正如一位美国公关界权威半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企业的诞生应得到公众的认可,其存在更应得到公众的认可。”企业最终得以生存发展的条件即是其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得到消费公众的认可。在更高的层次上讲,必须建成具有公信力的品牌企业。如何帮助企业成为广大消费公众长期信赖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公关”业务的核心所在。而且,这正是中国入世后,对中国公关咨询业的最大挑战。

摘自《北京青年报》(R-02)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