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篇:8.3)塑胶(注射)模具讨论要点;

来源:互联网 发布:jquery.form.js cdn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22:48

本章目的:塑胶模具设计后制作前讨论要点。


注射模具讨论是指机械工程师检査模具设计和模具结构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

一个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应当能够热悉注射模具相关知识,清楚模具结构对产品的强度.功能和外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并针对模具结构中分型面、浇口、顶针等设计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般来说,在注射模具正式开始加工之前.模具供成商应当提供模具的设计图样,包括分型面、浇口、顶针等设计和模流分析报告。如果模具相关设计影响了零件强度、功能和外观等.机械工程师应要求模具供应商修改模具设计,否则,当模具加工完成后才发现问题,再来修改棋具就耗费时间和金钱了。


0.讨模阶段确认:

查看总章,确认讨模出于哪一个阶段。





1.讨论要点如下:


1.1 分型面设计

1)不得位于外观明显的位置而影响外观质量;

2)尽量避免倒扣的产生,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

3)便于零件脱模,一般应使零件开模后留在公模侧;

4)分型面应有利于保证塑胶零件的某些尺寸精度要求;

5)对于高度较大、脱模斜度较小的特征可以中间分模

6)位于模具加工和产品后加工容易处;

7)方便零件咬花和抛光。


1.2 浇口的选择

1)浇口应设置在零件壁厚较大的部分,保证充模的顺利和完全;

2)浇口应设置在使塑料冲模流程最短处,以减少压力损失,有利于排气;

3)浇口的位置决定了熔接痕的位置,可通过模流分析或经验判断产品因浇口位置而产生熔接痕处是否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可加冷料穴予以解决;

4)在细长型芯附近避免设置浇口,以防止塑胶熔料直接冲击型芯产生变形错位或弯曲;

5)大型或扁平型产品建议采用多点进浇,以防止产品翘曲变形和缺料;

6)浇口尽量设置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处,可位于边缘或底部;

7)浇口的尺寸由产品的大小、几何形状结构和塑料的种类决定,可先取小尺寸再根据试模状况进行修正;

8)一模多穴时相同的产品采用对称进浇方式,对于不同产品在同一模具中成型时优先将最大产品放在靠近主流道的位置。


1.3 顶出系统的设计

1)为避免零件因顶出而变形,顶出机构应设置于零件强度较高的位置,如加强筋、零件边缘处;

2)顶出力和位置应均衡设置,确保产品不变形、不顶破;

3)顶出机构须设置在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处,对于透明的塑胶件更应该注意顶出机构及其位置的选择;

4)尽量选择标准件,安全可靠,并且有利于制造和更换。


2. 塑胶模具讨论评审表。

也叫做讨模评审表,例如:


//这份表格可以向作者邮箱zjc9915@qq.com私信索要。


注意:模具的设计方案和零件的质量有关,虽然不要求结构设计工程师必须会模具设计,但至少要清楚上述的讨论点。